一场令人揪心的“苦战”?U22国足2

来源:网络 阅读:

9月3日晚,西安国际足球中心,中国U22男足在U23亚洲杯预选赛首战中2:1艰难战胜东帝汶队。尽管技术统计显示中国队控球率68%、射门16次9次射正、角球8比0全面占优,但面对国际足联排名第195位、总人口仅140万的东帝汶,这场预期中的“大胜”最终演变为一场令人揪心的“苦战”。

比赛进程暴露出球队诸多问题。上半场前40分钟,中国队进攻组织混乱,拜合拉木先后出现近距离头球射正、停球失误送礼等低级失误,汪士钦的传中甚至直接交给对方门将。直至第42分钟,才由拜合拉木利用定位球混战推射破僵。半场结束前,王钰栋以一脚精彩的弧线球兜射将比分扩大为2:0,成为全场少有的亮点。易边后球队状态未见改善。第52分钟,向余望面对空门竟将球踢飞;一分钟后东帝汶队弗雷塔斯迅速扳回一球,此后甚至一度逼近扳平比分,若非门将李昊关键扑救,结局恐难预料。

纵观全场,U22国足暴露出三方面严峻问题:其一,球员来自不同俱乐部,配合生疏甚至出现战术错位——左脚将胡荷韬被安排在右后卫位置明显不适;其二,2003年龄段球员擅长的防反战术与2005年龄段的小快灵传切难以融合,导致进攻体系割裂;其三,场地草坪因高温多雨天气质量糟糕,进一步放大了球队技术短板。

主帅安东尼奥在赛后发布会上强调“第一场比赛从来都不容易”,认为球队“配得上胜利”,并否认轻敌或找借口。然而客观而言,面对亚洲足坛公认的弱旅,如此表现难以令人满意。这支以2028奥运会为目标的队伍,在基本功、战术执行力及应变能力上均需全面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东帝汶队近年来通过归化球员和青训投入逐步缩小与亚洲球队的差距。本场比赛他们展现出的战术纪律和反击效率,恰恰映衬出中国年轻球员在比赛阅读能力和适应性方面的不足。U22国足此役虽勉强过关,但若无法迅速解决配合生疏、战术兼容性问题,后续面对更强对手时恐将面临更大挑战。真正的考验,或许才刚刚开始。